解码“人气”深圳的人才引力

发布时间:2019-04-08 19:22:47 文章来源:南方网 浏览量:5148

      记者从广东省统计局获悉,2018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加177万,连续第四年达到百万级。其中,珠三角9市常住人口增长合计150.45万,约占全省的85%,深圳更是以新增49.83万的数量,高居珠三角各市首位。


  城市的繁荣、区域的发展,“人气”是基础,也是优势。作为2018年常住人口增量领跑珠三角的深圳,其人口质量和结构如何?又正在释放哪些新动向?


  新增常住人口中应届生等各类人才占比近六成


  新年刚过,研究生毕业两年的刘姿坐上开往深圳的火车,准备南下打拼。“这里不仅落户方便,还有补贴,城市也有活力,我想试试。”


  刘姿是百万来深寻梦的年轻人的一个缩影。


  据广东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新增常住人口49.83万人,高居珠三角9市首位。记者梳理近几年数据发现,人口持续净流入,可谓深圳近年来的一个显著特征。


  往前回溯,2011年以来,深圳的年度常住人口增量大约在9万人左右,2014年达到了15万,随后4年,常住人口增量都逼近或超过50万人。


  人口增长的背后,是深圳人口结构的持续优化。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全市新增常住人口中,应届大学生等各类人才达28.5万,占比近六成。来自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接收应届毕业生10.8万人,同比增长7%,连续5年创新高。此外,归国留学生也出现井喷式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新引进留学人员2.1万人,累计超12万人,其中,2016年首次突破1万人,2017年同比增长74.2%,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


  引进人才平均年龄27岁深圳创新呈现四个“90%”特点


  在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看来,深圳城市人口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年轻,一个是学理工科的大学生比例比较高。“这对深圳城市发展、创新城市建设都非常有利。”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底,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属于全国最年轻的城市。而2015年至2017年间,深圳引进的人才平均年龄约为27岁,呈现出强大的人口活力。与此同时,得益于深圳的产业吸引力,一大批来自于计算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金融等专业领域的创新人才开始加速集聚。


  梳理近3年数据发现,深圳引进的人才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而华为、腾讯、比亚迪等总部型企业更成为引才主力军。


  上述背景下,也使得深圳创新出现一个常被津津乐道的四个“90%”现象:90%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源于企业,90%以上专利发明出自企业。


  专门设立“人才日”今年拟投入人才专项资金76.7亿元


  创新人才数量不断增长,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的背后,离不开近年来深圳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活力上的努力。


  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在人才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引才聚才质量。


  为人才喝彩、向人才致敬。每年的11月1日是《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规定的“人才日”,通过地方立法为人才设立专门的“节日”,是深圳着力在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的人才环境上下苦功的折射。


  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环境的竞争。2016年以来,深圳陆续出台实施“81条”人才新政、“十大人才工程”和人才工作条例等,构成了人才政策的“四梁八柱”。同时制定实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资助、博士后科研资助、人才安居、鹏城杰出人才奖、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奖等一系列人才配套措施。这些政策与措施,与深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服务全过程。


  而眼下,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深圳正进一步加码人才引进力度。不仅实现“人才引进业务秒批”办理全覆盖,今年还将安排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人才安居工程等各类人才专项资金76.7亿元,同比增长43.6%;并进一步加大人才住房投入力度,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