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经济”火了直播电商

发布时间:2020-04-09 20:15:17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浏览量:3381

4月6日,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和李佳琦以“小朱配琦”的全新组合出道,在“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专场上,销售商品总价值4014万元,直播间点赞1.6亿。不久前,罗永浩首次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4892万人,实现销售额1.8亿元,订单量90万,音浪收入达362万。而且,继罗永浩PK薇娅之后,海澜之家联手京东开始探索电商直播新形式。直播模式走进寻常百姓家,影响力不可小觑。

国家职业教育教育院电子商务行业分院副院长、商务部研究院电商专家李建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直播+电商”最初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在给电商带来新流量的同时,衍生了很多模式,并且诞生了“直播网红”新群体,催生了“网红经济”新现象。尤其是在疫情的特殊时期,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正在朝新常态发展,可谓“宅经济”火了直播电商。

“直播+”经济:网络零售增长新动能

如今,直播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带货方式,改变了消费者的网购习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成为流量变现的新途径。李建华认为,直播电商逐渐颠覆了电商的传统模式,重构“人货场”,重新定义供销买新链路,促进了消费升级,成为网络零售增长新动能,并催生了“直播+”经济。

疫情期间,还出现了地方官员“直播电商”的新场景,县长当“网红”主播,平台经济搭台,与消费者互动,增加真实感,成为疫情期间农产品上行的新通道。李建华对此分析,这表明直播电商在向农村地区快速渗透,直播带货成为致富新路径,有助于脱贫攻坚。

在李建华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网红、创业者甚至农民通过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加速了贫困地区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和产品资源的“变现”程度。与此同时,直播也逐步完成了从“新工具”到“新业态”再到生态的蜕变,进而丰富“数字乡村”的内涵,进一步夯实“数字中国”的基础。

完善直播产业链促进新业态成新常态

在疫情非常时间,直播电商这种非接触式购物方式得到飞速发展,不但助力电商扶贫,而且还“赋能”中小微企业,利用全民“宅”家的机遇,打破区域和时空的限制,创新销售模式,缓解了货物积压的压力,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宅经济”“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疫情时代,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直播+’经济,积极培育和完善直播产业链,创造生长的环境和‘土壤’,实现‘万物皆可直播’,让非常时期的‘新业态’转化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常态’。”李建华说。

一方面,对以商贸为主的地方而言,李建华表示,要看到“直播电商”这种电子商务的新业态对于传统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作用,将“直播基地”作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新配套”,积极制定政策,打造产业集群,吸引和集聚国内优质直播电商平台、直播机构、MCN机构和相关服务机构入驻园区,形成行业集群效应。

另一方面,对县域而言,李建华建议,要把直播电商作为农村电商的“新标配”,通过直播电商走进贫困地区,将“养在深山人未识”的优质农产品走进城市居民的餐桌,解决贫困地区因信息闭塞造成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将直播作为农村电商培训的“必修课”,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的直播人才和农村网红,将“美丽乡村”通过直播“原汁原味”地还原给消费者,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战略的实施。

“供应链是直播电商的‘硬核’。在发展直播电商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直播电商后端供应链的建设。”李建华说,直播模式下将产品的生产端直接和销售端连接,压缩传统的中间环节,去掉零售商,重构价值链,对于生产端的应变性和灵活性都是极大的考验,也是支撑直播电商走多久和多远的重要衡量标准。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供应链基地”的建设,直接和间接参与到直播电商链条中去,共享直播电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