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大湾区深圳篇:创新之城 逐梦湾区

发布时间:2019-07-03 09:58:40 文章来源:人民网 浏览量:4739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名片”,深圳经济特区从建立第一天起,改革创新便如影随形,成为厚植城市发展的DNA。

数十年来,一批又一批来自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不断汇聚,创新的火花持续迸发,深圳迅速成长为一座创新型国际化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

创新,成为驱动这座城市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造就了让世界为之赞叹的“深圳奇迹”。

走进新时代,深圳创新发展步伐稳步向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如今,深圳正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推动改革开放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前海.jpg

核心密码:研发投入过千亿元

创新驱动,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从要素集聚到培育创新生态圈,深圳以超前理念布局创新产业、营造创新环境,产业链龙头企业与各类创新要素高度集聚,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链和产业闭环,实现生产力的裂变。

翻开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榜单,华为、中兴、创维等深圳企业是常客。其中,华为在2001年为深圳捧回首个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度又捧回首个技术发明一等奖,更在2016年获得科技进步特等奖,2017年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华为累计专利授权74307件;申请中国专利64091件,外国专利申请累计48758件,其中90%以上均为发明型专利。华为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3940亿元。数据显示,去年,华为研发投入位列全球企业第六。

在深圳,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和国家基因库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已建成使用。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累计超过1600家,其中国家级110家,覆盖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成为集聚创新人才、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2万件,国内专利授权9.4万件,同比增长25.59%,深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9.78件,为全国平均水平(9.8件)的9.2倍。

近年来,致力于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深圳频频抛出“大手笔”,以不断鼓励创新,吸引人才聚集。

2018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占GDP比重位居全国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1.8万件,居全国第一;2018年起,深圳市每年安排不少于30%的财政科技专项经费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重大科研平台聚才,积极争取和布局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为一流人才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搭建更好的平台;培育孵化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全链条、全要素的创新生态圈;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成立全国首家天使投资引导母基金,助力初创型企业成长……

  搭建平台:集聚全球创新要素

  对创新平台的培育,成为当下深圳打造全链条创新生态圈的生动注解。

  在深圳湾科技园区,ARM、高通、顺丰、三星、微众银行等知名企业聚集于此,众多中小企业高速成长,成为深圳高技术企业集聚的超级总部基地。通过园区的APP“MyBay”,小到寻找停车位,大到对接第三方创新资源,园区科技型企业可以享受到“管家式”的服务。

  今年3月,近300米高的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顺利封顶,作为深圳南山科技园片区第一高楼,未来,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将为深圳湾园区后续的拓展、开发树立起新的标杆。建成后,这里将成为集科技创新企业研发办公、人才公寓、服务配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体,以稳定可持续、较低成本的产业空间资源供给,服务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发展大局,助力深圳建设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在深圳龙岗,土生土长的香港90后青年曾义于2015年来到这里创办了708090创客汇。这是一个根植于深圳基层社区单元的创业创新孵化器,一个房间,几位程序员,几台电脑,就可与搭建出一个创业团队,“这也是很多大公司走出的第一步。”

  曾义说,孵化器虽小,却已有累计超过50家项目进驻,当中三个项目成功获天使投资,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及服务人次超过2000人,总融资规模超过1000万。创客汇自创办以来,获“龙岗区创新创业先锋团队”“十大深港交流合作创业空间”等称号。他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深圳的创业土壤将更有活力。

  2014年,前海管理局联合深圳青联、香港青协共同发起建设前海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深港青年梦工场,先后被授为全国唯一“青年创新创业跨境合作示范区”、深圳市首批10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广东首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并成为广东省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认定的首批“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近几年,梦工场引进了香港X科创平台、数码港、香港青年专业联盟众创空间、香港科大蓝海湾、深港产学研基地、IDG投资、澳门绿展、台湾创博汇、日本科技创新等一批港澳国际创业孵化机构,集聚了一批优秀港澳创业团队。

  据介绍,几年来,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56个,其中港澳团队176个。与此同时,前海依托梦工厂为港澳台青年提供了解内地的“窗口”,现累计为港澳台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2000个,接待来访考察交流的港澳台青年超3万人次;打造青年交流展示平台,各类品牌港澳青年活动累计吸引20000余人次粤港澳台青年参加。

  如今,深圳正通过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东西两翼”两个合作平台,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参与深港澳创新生态圈建设,在大湾区建设中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建设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全球城市。

  人才支撑:尊重人才爱惜人才

  人才是深圳发展的第一资源。1979年,深圳仅有1名工程师和325名技术人员,2018年,各类人才总量超过510万人,全职院士26人。

  深圳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不断引才聚才,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从2010年开始,深圳推出“孔雀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81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对新引进的杰出人才,每人给予100万元工作经费和600万元奖励补贴,对引进的高端团队和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

  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市发放各类人才补贴54.5亿元,其中,“孔雀计划”经费8.56亿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深圳累计确认“孔雀计划”人才3264人。

  2018年8月下旬,深圳印发了《关于实施“鹏城英才计划”的意见》的通知。提出高标准实施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高质量打造人才培养集聚平台、全周期给予人才创新创业激励、全链条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五大措施。

  其中,聚焦国家战略和深圳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每两年遴选10名左右具有成长为深圳A类人才潜力的培养对象,每个培养周期(5年)给予每人1000万-2000万元培养经费,主要用于科研能力和团队建设,由培养对象自主支配使用。每成功培养一名A类人才,给予培养单位500万元奖励。

  2019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5月29日上午,深圳市召开全市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深圳市长陈如桂参加座谈会并在讲话时强调,深圳将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举高新技术产业这面旗帜,一如既往坚持创新、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在创新上争一流、做标杆、出示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创新引领和核心引擎作用,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皇冠上的明珠:欢迎到硅洲。”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题为《深圳已成为创新温室》的文章这样评价深圳,“深圳正在改写世界创新规则、培育一批影响世界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据此给深圳冠以‘硅洲’称号。”

  粤港澳青年 创新创业工场的 “1+N”模式

  在深圳,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孵化器云集。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大背景下,以深港合作为基础的青年创新创业平台显得活力十足。

  记者日前走进福田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该创新创业工场积极打造高粘性的粤港澳三地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依托产业聚集模式,侧重于福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主要技术领域及产业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制药、健康科技、大数据、新材料等。

  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采用“1+N”互动合作运营模式。“1”是指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作为运营管理机构。“N”是指福田区青年联合会牵头协调党政相关部门为入驻三地青年团队提供各类支撑服务。

  其中,福田区青年联合会负责对接运营团队,开设港青服务专门通道,为香港创业青年提供短期住宿、城市融入、技能培训等服务,同时整合深圳市青年联合会服务粤港澳青年的项目进驻;区科创局按规定提供产业政策扶持和相关组织交流活动。

  运营期间,合作部门区司法局依托辖区公益法律咨询机构为入驻创业团队或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及相关服务;区住建局为已进驻创业工场符合条件的香港青年配套提供一批人才公寓;区产业引导基金针对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香港青年创业团队或企业进行扶持。

  园区建有孵化加速中心,硬件设施完善、资源信息畅通、供需对接合理、服务便捷有效,目标是打造成为粤港澳三地青年创新的乐园、创业的乐土、交流的平台、发展的舞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最具影响的、最具活力的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培育一批优秀创新企业快速发展,促进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的新标杆,推动三地的经济协同发展,为三地的科技产业优势互补探索空间。

  推出41项 优化营商环境 改革措施

  5月7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若干措施。措施包括10个方面,共41项,涉及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提升企业退出便利度、提升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许可便利度等,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

  在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方面,进一步完善“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和工作机制,将开办企业商事登记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今年6月底前,全市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登记“秒批”,提供无人干预自动审批服务;全面推行“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商事服务,香港、澳门投资者可在当地“一站式注册深圳企业”。

  在企业退出流程上,则推出扩大企业简易注销适用范围、简化注销程序和申请材料、压缩清算公告时间免除公告费用、建立“企业简易注销一窗通”将办理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等多个举措。

  在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许可方面,将全面实行“不见面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所有申请材料及表单电子化;企业申办食品药品许可,无需提交场所使用证明材料和产品检验报告,通过政府数据共享采集企业信息等多个举措。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上,将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专利侵权、假冒注册商标、网络侵权盗版等违法行为,同时建立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临时行政禁令、技术调查官制度。

  同时,深圳还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建设,2019年底前建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40家以上,覆盖全市重点产业,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宣传培训、业务指导、维权援助、交易孵化等综合服务。